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鹤唳晴空!首次观测到200余只迁徙灰鹤途经龙陵

来源:国际观察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1-1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1月5日,云南龙陵小黑山保护区工作人员在林区巡护时,发现200余只灰鹤迁徙途经龙陵小黑山保护区,场景十分壮观。据悉,如此大规模的灰鹤路过龙陵县尚属首次。 当天上午,龙陵小

11月5日,云南龙陵小黑山保护区工作人员在林区巡护时,发现200余只灰鹤迁徙途经龙陵小黑山保护区,场景十分壮观。据悉,如此大规模的灰鹤路过龙陵县尚属首次。

当天上午,龙陵小黑山保护区职工吴乃局率领护林员和往常一样,带上巡护装备开始了一天的巡护工作。在巡护途中他们发现一群“大鸟”迂回在保护区上空,通过仔细观察和辨认,这群“大鸟”是灰鹤,数量超过200只。它们变换着队形自由翱翔在天空,时而排成“山”或“人”字形,时而发出浑厚鹤唳声,时而迂回在山脚沟壑间……场景十分和谐而壮观。他们一路跟踪灰鹤到黑山脚的一片沼泽草坪,只见成群结队的灰鹤在那里歇息或觅食。

“为不惊扰到它们,我们只敢远远地躲藏在密林中观察灰鹤,偷偷地用相机拍下它们的活动轨迹。”龙陵小黑山管护站工作人员吴乃局告诉记者。当地土生土长的小黑山保护区护林员赖顺毕激动地说:“像这样几百只灰鹤成群结队地经过龙陵,我还是头一次见到的!”

当天下午黄昏时分,这群近200只的灰鹤穿越过龙新蚌渺湖,再次踏上了迁徙的旅途。另据悉,6日中午,小黑山保护区工作人员又在龙陵县镇安镇大坝社区附近记录到一群灰鹤的“踪影”,数量约80只左右。

“全球共有8条候鸟迁徙路线,其中有3条经过中国,龙陵县地处‘中亚至印度’和‘东亚至澳大利亚’两条迁徙路线的交叉重合区域范围内。因此,龙陵县是候鸟迁徙重要的‘高速公路’和‘驿站’。”西南林学院硕士生导师、正高级工程师艾怀森介绍道。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位于高黎贡山南延的龙陵县,其境内勐糯镇的大小海湿地、龙新乡的蚌渺湖、龙山镇的龙山湖和龙江乡硝塘村的沙场坝及小黑山保护区周边区的众多沼泽草地等区域是候鸟歇息或过冬的“驿站”。

近年来,龙陵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以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生态修复为主线,以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公益林保护、义务植树等生态修复工程为推手,加大了自然保护和生态修复力度。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由1978年的26.9%提高到现在的70.08%,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成为众多野生动物的栖息繁衍和候鸟歇息的“天然居室”。

“随着龙陵县对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宣传力度的不断加大,群众的野生动物保护意识到了极大的提高。近些年来,我县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明显增加,特别是看到的候鸟种类、数量比以前多了。”龙陵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局长刘勇介绍说。

龙陵小黑山保护区是名副其实的鸟类“诺亚方舟”。在面积仅为5805公顷的保护区内记录有鸟类291种,分别占云南、中国鸟类种类的30.79%和20.14%;其中记录有夏候鸟、冬候鸟等候鸟种类71种,占小黑山鸟类种类的24.39%;在记录的鸟类中,属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3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和《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China-RL)共有70种。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崔敏 通讯员 郁云江 胡兴润 蒋继凡 摄影报道

文章来源:《国际观察》 网址: http://www.gjgczzs.cn/zonghexinwen/2020/1111/664.html



上一篇:进博观察:扩大朋友圈洞悉新趋势 进博会成全球
下一篇:国际观察:百年大变局中的中国新担当

国际观察投稿 | 国际观察编辑部| 国际观察版面费 | 国际观察论文发表 | 国际观察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国际观察》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