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近年来武术国际传播的研究进展热点与前沿基于(2)

来源:国际观察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2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图2 期刊来源分布示意图 1.2.3 机构的统计分析 据统计,137篇CSSCI文献来源的全部作者来自于92家机构,发文机构相对较为广泛,其中以上海体育学院最多,

图2 期刊来源分布示意图

1.2.3 机构的统计分析 据统计,137篇CSSCI文献来源的全部作者来自于92家机构,发文机构相对较为广泛,其中以上海体育学院最多,共27篇。根据普莱斯统计核心机构发文的定律,即核心机构的发文下线为N0.749*Nmax,N和Nmax分别表示核心作者单位发文最低数量和最高产作者单位发文数量[4]。在统计中已知最高单位发文为27篇,计算出N3.89,采用四舍五入原则,取整数为4,即使是说发表论文数量在4篇以上单位可以视为核心发文机构,仅仅只有5家,如图3所示。这5家发文单位总量为61篇,约占总发文量的44.85%,仍低于普莱斯定律在定义高产机构群时给出的比值50%,由此,可见我们认为武术国际传播研究的核心机构群尚未形成,此外,78家单位的发文量仅有1~2篇(2篇的为8家,1篇的为70家),也反映出这些机构对该领域的研究缺乏持续的关注[5],后续乏力。

图3 核心期刊发文机构分布图

2 可视化考察及主要主题探讨

2.1 关键词可视化考察

众所周知,关键词是学术研究文献中最能表达研究主题的词汇,某种程度可以说是研究文献的灵魂所在,它包含了文献题目、中心思想等等,是文献的高精度提炼。在对一个研究领域科技文献的分析中,出现频次高的关键词通常被认为是这一领域的热点,且关键词中心度较高同样被认为是研究热点的重要佐证,其关联性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学科领域中知识的内在联系[6]。运用绘制出武术国际传播文献关键词聚类共现图谱,共得到31个关键词节点和43节点之间的连线,且网络密度为0.0925。从图4中找出了共现频率排名前15位和中心度大于0.1的关键词,其中频率最高的分别是武术、国际化、中国武术、武术文化、武术国际传播等,中心度最高的分别是中国武术、武术、武术文化、国际传播等等,详见表1和表2,这也充分反映了这些词是当下武术国际传播研究的热点。

图4 研究检索关键词共现图谱

表1 高频关键词情况表序号关键词频率 1武术53 2国际化19 3中国武术19 4武术文化19 5国际传播12 6武术传播10 7民族传统体育10 8体育文化7 9中华武术7 10文化6 11国家形象5 12国家化传播4 13一带一路4 14美国4 15传播4

表2 中心度30.1的关键词列表序号关键词中心度 1中国武术0.52 2武术0.46 3武术文化0.32 4国际传播0.31 5中华武术0.30 6武术传播0.15 7一带一路0.13 8国际化0.11 9国家形象0.11 10国际化传播0.11 11美国0.1

2.2 主要研究主题的内容探讨

2.2.1 武术国际传播的基础理论研究 通过对图4、表1及表2的分析得出,武术、中国武术、中华武术、武术文化、国际化、国际传播等关键词节点相对较大,出现频率较高,中心度较强,且供词连线较多,即是说它们共同代表了有关武术国际传播的基础研究。结合对相关文献的阅读和梳理发现近21年来有关武术国际传播基础理论领域的主要关键词有武术、武术文化、国际传播、传播理念、传播目的、传播主体、传播方式、传播客体及效果等。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传播的理念、目的、价值、内容、主体、方式、客体及传播的效果等方面。主要观点有:(1)就传播的理念而言,认为武术运动是一种隐含传统文化的身体文化形式,武术运动的国际传播的理念就是不同身体文化的互动[7]及武术国际传播的理念应是站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构国家形象的战略高度,全面推进中国武术的国际传播[8];(2)针对传播的目的提出是要让中华民族的文化得到认同以及世界其他民族的认可,最终并为全世界民族服务[9];(3)在传播的过程中通过传艺,树立起智慧、美好、向上的中国形象应是武术国际传播的集中价值体现[10];(4)认为传播的内容应该是“体育运动”形式的武术作为外在传播的表现,文化作为传播的内核,从文化的视角来审视和践履中国武术的国际传播[11];要适当的改变武术对外传播内容中技术和文化“权重分配”,要从偏重技术的“体育竞技化”改为注重“自身的文化主体性”构建的传播[12];(5)武术国际传播的主体应包含组织与个人,就组织而言具体应是国家及国际武术联合会,个人主要是民间武术传播者和“意见领袖”,不同的传播主体在传播的过程中承担着不同的作用,在武术国际化传播过程中应全力打造武术传播的主体[13],因为传播主体是传播的第一动力;(6)关于传播的方法虞定海[14]、杨晓斌[15]、白蓝[16]等人则分别从以孔子学院为平台的推广、军事交流、打造武术品牌等方面为武术国际传播提出了多种建议;(7)武术国际传播中必须明确客体即国外受众的喜好,满足他们生活所需及切身利益之所在,清楚不同阶层水平,遵循层次分明、方式多样的文化传播规律进行武术推广[17];(8)龙国强[18]、孟涛[19]等人分别对武术在欧美等地区的传播效果进行了研究,认为目前武术在这些地方的传播效果不太尽如人意,表现为:虽然在这些地区遍地开花,但都是各自为政、各自经营,没有形成一种系统的、规模的、品牌式效应,且由于较为缺乏专业的高素质人才导致传播中文化底蕴也严重不足,提出必须注重武术传播效果的研究,因为只有知道效果如何才能及时的改进传播其他方面。总的来看,以上学者从不同的方面丰富了武术国际传播的基础理论,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武术国际传播。但相比其他领域来看,有关武术国际传播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相对还是比较薄弱,尤其是基本的概念研究,仅有张茂于在其论文中把武术国际传播的定义简单概述为“是武术越过国界、超越国家界限的各种活动,在不同民族、国家、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下进行交流、交往和传播推广”[20]。更多的研究则多是从其他视角探讨武术的国际传播,如文化、国家战略、语言等。这就需要研究者们加强此方面的研究,因为基础理论是研究和推进武术国际传播得以长期进行的根基。也许正是由于有关武术国际传播的基础理论“缺失”,才导致了实际的武术国际传播定位不够清晰,最后阻碍了武术国际传播的“健康发展”。

文章来源:《国际观察》 网址: http://www.gjgczzs.cn/qikandaodu/2021/0325/884.html



上一篇:美国遗产保护教育刍议
下一篇:年国际现代学徒制研究状况分析

国际观察投稿 | 国际观察编辑部| 国际观察版面费 | 国际观察论文发表 | 国际观察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国际观察》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